我看湖南卫视《节节高声》第一季

我不是一个喜欢看电视的人,家里的电视一般也只是锁定在CCTV-2。虽然身处传媒娱乐业发达的长沙,做的也是传媒娱乐业的工作,但事实上,我始终认为湖南的传媒如果离开了抄袭会死得很难看。
一个多月前,湖南卫视《节节高声》第一季开播了。那天是周六,正好Ra小姐在家,也就开了电视。
老实说,在此之前我倒是听到了关于这档电视SHOW的消息,但当我看完第一集之后,我明白了,原来这还真是一个SHOW。
我承认我是个文化商人,因为当我看完这个节目,便偏执的认为这是一个湖南卫视的盈利项目,虽然节目的制作团队是湖南娱乐频道的。
随着节目剧情的逐步发展,节目本身表达出来的概念也逐渐让我费解。我不是很明白电视台为什么要为了节目的可看性和话题性制造如此浓烈的火药味,为什么要让这些在音乐上都很有观点的音乐人相互碰撞。做音乐的人都是很有个性的,不管是所谓的CMO还是歌手。当然,现场的所谓助理音乐官甚至比前者更要强势。节目好看了,炒作点多了,可对于音乐和艺术的尊重却在逐步流失。
诚然,这是很标准的唱片工业操作方式,但把定位不同的唱片公司、歌手和作品堆砌在一起,很难说市场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子!
今天,《节节高声》第一季的最后一集结束了,接下来又要开始第二季的录制。上周,我看了第二季的名单,感觉稍微欣慰一点了。半个月前,我就听说第二季会改变节目形式,整个节目的调性会越来越娱乐性,这是不错的,起码能够让那些在主流音乐市场中纠结的公司和艺人稍微缓和一下。
《节节高声》第一季中的每一个艺人/团体单独来看都是很优秀的,有的有优秀的创作,有的有优秀的包装,有的有优秀的实力,但在我看来,最大的赢家却是蝴蝶组合。在这里我无意否定其他艺人/团体的表现,我只是站在市场的角度单纯地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老实说,蝴蝶组合还真的不会唱歌,论及形象气质也不是那么惊艳,但她们有一个纯粹的娱乐工业幕后团队,她们根本就不是在做音乐,而是用一个工业化的心态在做艺人。通过《节节高声》第一季,她们成功地引爆了受众对她们的关注。在娱乐圈里,不一定非要是正面炒作才是有效的,相反,负面炒作会更有效果。也正因为她们较之其他艺人/团体在音乐上的不足,才能够保证下一阶段更大的市场回报。不过,站在我的角度,我认为东方华彩有个硬伤——包装。虽然也许公司在制定包装方案的时候的确有“打造内地的S.H.E.”的考量,但是一旦被受众察觉,这兴许会成为组合发展中的制约。另外,虽然所谓“蝴蝶”有破茧出壳之意,但一旦组合成为市场中的中生代后,难道还继续这个话题么?当然,也许到那一步,公司会爆出单飞之类的话题,进行后一阶段的运作吧!我想,公司在《节节高声》第一季一定会加速对蝴蝶组合的宣传推动,比如参与影视作品之类。总之,公司利用蝴蝶组合将能够逐步实现所规划的商业目标。
较之蝴蝶组合,咖啡因乐团也能算得上是赢家之一。飞行者唱片对咖啡因乐团明确的市场定位,让一大群喜爱摇滚乐,又倾向卡通动漫的受众认识并接受咖啡因。
最后,我想说,不论是滚石、太麦、EQ、中天门还是十三月,参与到《节节高声》第一季这场电视SHOW中的艺人都是很优秀的,论资排辈,蒋凡、龙宽也都算得上是国内独立音乐界的名流。作为唱片公司来说,无非也是希望通过这场SHOW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产品,也希望能够分众地融入市场,因此,我倒是觉得受众大可不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忿忿不平,只需要用最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喜爱的艺人在节目中的遭遇就行。毕竟,这只是一场SHOW,一场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安排的SHOW!

阅读剩余
THE END